青糰 清明節美食 無豬油素食可 帶著青糰踏青去 Qingtuan ~ Delicacies made from glutinous rice powder mixed with pounded mugwort
昨晚首播時有朋友問:青糰是不是草仔粿 😊 這小團子真的有很多名字:青草糰、清明粿、艾粿、艾草果、艾粑粑。閩南、潮汕稱為青草粿、草仔粿、草粿、鼠麴粿;客家人稱為青粄、艾糍粑、艾糍、艾粄等;香港稱為清明仔或雞屎藤茶粿。做法和餡料因地制宜,各有千秋。 清明節食用青團的傳統起源於古代的寒食節(在清明節前一到兩天舉行)。不生火不做飯是寒食節的習俗,只能吃不需要加熱的食物。因此,可提前一天製作又耐放的青團,既可飽腹又可應節。隨着時間轉移,寒食的習俗移到清明之中,宋朝以後寒食掃墓的習慣也遷到清明中。寒食節食用的青團成清明節必備的食品。 艾草具有獨特的香氣,能驅蟲、安神寧心,能理氣血、祛寒濕。 傳統口味甜鹹皆有,甜的有豆沙、棗泥,鹹的有豬肉、竹筍。現代更有肉鬆鹹蛋餡,奶皇流心餡等多變口味。 想要很糯很Q的口感,可以用純糯米粉製作麵糰,但純糯米麵糰蒸熟後不能保持形狀。加入一些澄粉可以讓麵糰有更好的承托力,比較容易塑形,比例適中口感也很不錯。減糖會讓賞味期短一點,糰子蒸熟後可室溫存在 1 ~2 天。若想現做現吃,可像處理餃子或湯圓一樣,把未蒸熟的青糰直接放冰冷凍庫,吃的時候不用退冰,煮一鍋沸水,直接送進蒸籠裡蒸 10 分鐘,即可享用。 糯米粉中的澱粉質快速老化變硬,麵糰中我特別加入海藻糖,可幫助延緩澱粉質老化,放 1~2天麵糰仍然 Q 軟糯。紅豆餡跟青糰是標配,我還做了花生芝麻餡,不需用豬油等作為黏合劑,利用花生作不同程度的研磨,分別打成花生碎和花生醬,便可成為黏合劑,味道好又不用添加其他油脂。 ◤青糰食材 ◤澄粉麵糰
Read more